认真的小说
认真的小说 > 汉道天下 > 第129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97章

 

几十年积累的问题,想在一两年内完全解决,不太可能。

可以分成三批到四批,先让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入学,学制一年。一年之后,再决定他们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工坊做工。

就目前来看,进工坊做工并不需要太精深的学问,能够基本的读写就可以了。

一年的教育足以完在这样的任务。

二是教化的事,最好不用募捐的形式。

修桥、铺路之类的事,可以由当地富户募捐集资,既能解决财政负担,也能满足他们造福乡里的心理需求。教化是朝廷的事,关系到将来百年的大计,不能被他们左右。

朝廷教化百姓,本身就是为了对抗这些地方豪强,强化朝廷的威严。

他们岂能不知,岂能不恨?

让他们出钱,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地施加影响,最后让受到教化的人只记得他们,记不得朝廷。

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拉拢那些承担教化责任的教师。

陛下别忘了,他们虽然有一腔热血,却大多是反对度田的。如今想法虽然有所改变,却不见得彻底,很容易被人蛊惑。

出身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可没有改变态度,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等着反扑的机会。

刘协觉得有理,决定由杨彪来主持具体的实施方案。

经过杨彪的调整,推行教化的难度下降了一个等级,看起来也更可行了。

消息很快公布,在南阳郡内招聘教师三百名,按照既定的标准考试,合格即可入选。

考试的内容并不复杂,五经的部分很少,熟悉《论语》、《孟子》、《孝经》等书即可。

要说难,可能就是要考算学等相对比较实用的内容。

当然,难度也不高,能满足日常的算账即可。

也许是最后一个要求让很多人知难而退,第一次报名结束,有计划参与考试的人不到两百。

这时候,杨彪才由司徒府下达命令。

不足的名额,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

——

看到这个结果,刘协佩服杨彪老辣的同时,又大惑不解。

南阳人才济济,仅是郡学里的生员就有好几百,而且热情颇高,怎么报名的人这么少?

杨彪解释说,主要是通算学的太少。

很多人读书只问经义,不及其余,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教化除了让百姓识字,能够自己阅读朝廷的政令之外,还有让他们进工坊做工的目的,需要算学之类的实学。这是之前的读书人不用考虑的事,愿意花心思去研究算学的自然不多。

除非是有志研究《易》或音律的,这些学科必须要用到算学。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