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节
孩子们吃上了当朝太后亲手包的饺子,育善堂的官吏幸福得都要晕过去了。
全国育善堂总管陈四娘特意将王惠风介绍给官吏认识。
赵含章虽未明说,但陈四娘是她的心腹,已经察觉出来,今后育善堂将由朝廷和皇室共同掌管。
皇室这块会交给内廷,也就是交给太后管理,而太后之下是王惠风。
太后管事很随性,也就是说,将来她要和王惠风搭档,她代表朝廷,王惠风则代表内廷。
以太后的身份来做慈善,比朝廷和赵含章出面好太多了。
一番视察下来,王氏心疼不已,捏饺子的手指翻飞,不多会儿就捏好一簸箕,离开时还和孩子们依依不舍。
孩子们也很不舍,站在育善堂门口用力的向她和赵含章挥手,嘴里不停的叫着“娘娘,娘娘……”
他们很喜欢赵含章,崇拜她,尊敬她,但更亲近王氏。
走出老远,王氏才收回目光,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每遇节日和灾祸,我都是让青姑来送东西,我以为他们现在日子已经能过好了,没想到还是这么穷困,好多孩子脚上连一双布鞋都没有,只有草鞋。”
赵含章伸手握住她的手,拍了拍没说话。
王氏就道:“我带人给他们做些鞋子吧,再给他们送些布料,我看他们身上也单薄得很,天眼见着要冷了,得准备些冬衣。”
赵含章应下。
下午,他们则去了洛阳周边的乡村。
赵含章这次出行不是为了考察,而是为了彰显太后的威仪,所以提前通知了下去。
到地方的时候,不仅各里里正带着一大堆百姓在,县令赵正也在。
赵含章亲自扶着王氏下车,母女两个一起慰问了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和伤病退役的老兵。
等她们离开,老人和大人们眼中只剩下激动和艳羡了,“生女当如赵含章”,没有哪一刻,这一句童谣是如此的贴服他们的内心。
于是他们扭头对家中的女孩道:“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本事,将来若能学得陛下一分的本事便可光宗耀祖,也让你们的母亲受你们荫蔽得封诰命。”
这一件事被登在了邸报和其他大报上向各地传播,各地官府和文人看到的是赵含章关心秋收的爱民之举,学堂里的学生也以此向当地百姓宣扬。
但这一刻,百姓们的脑电波成功和赵含章连接上了。
一边嗯嗯认同那些官员和学生,一边私下讨论,“京城周围的百姓日子过得真好,不仅可以看到皇帝陛下,还能见到太后呢。”
“太后真有福气,生了陛下……”话题进行到这里,再一看自家的孩子,心中一顿,好像他们家的女儿是比儿子聪明一点儿的,学堂里的先生夸三次女儿才会夸一次儿子。
要是将来他女儿当上大官,能不能和皇帝一样也恩及娘家呢?
争夺
赵含章很快给了他们答案。
收假之后,礼部终于整理好要诰封的诰命名单,上交给门下省。
门下省审核无误后通过,递交给皇帝。
赵含章看了看,单独取了范颖、陈四娘和孙令慧、赵云欣的那一份,其他的先压下。
她在四份公文上批了个准字,然后交给中书省。
中书省的郎中看到赵含章压下这么多公文,只过了这四份,心中顿时惴惴不安,拿不定主意,立即去找范颖。
范颖翻了一下四册公文,立即明白了赵含章要做的事,当即将公文推给郎中道:“这其中有诰封家父家母的册子,我不宜参加,还请上交给明中书裁夺。”
郎中便将公文递到明预那里。
明预看过后,略一思索便道:“按公文起草诏书吧。”
“陛下那里还压了许多册……”
明预道:“诰封与封赏一样,需要一步一步来,不必忧虑,先把这四封诏书起好,陛下又没说公文有问题。”
郎中这才应下,退下去起草诏书。
诏书送回门下省审核,门下省见内容没变,当即通过诏书,发到礼部,然后等剩下的诏书送来。
但一等不到,第二天也没等到,礼部那边也来人问,“怎么只批了四份诏书?”
他们努力了半个月才根据官员们的爵位和职位定好诰封,加班加到眼黑,结果就通过四份?
门下省也太过份了吧,他们哪里做的不好,你们倒是点出来啊。
门下省也委屈,道:“公文我们已经审核过递上,但中书省只送来四份诏书,我们自是送来多少就审核多少,你们有意见去找明中书。”
礼部的小官自然不敢直接去找明预,于是他跑去找礼部尚书赵程。
赵程只略一思索便道:“既然只批下四份诏书,那就先颁布这四份吧。”
范颖父母已逝,且是为守护西平县英勇就义,可算英烈,加上范颖的功勋,追封的诰命官爵都不低。
诏书被登在邸报上,同时有报纸记述报道范颖及其父母的事迹。
然后是陈四娘的事迹,一天一个人,普通百姓看大段大段的朝廷讯息总是疲惫,但看这些故事却很有兴趣。
说书先生们也更喜欢说故事,终于不用绞尽脑汁的解读报纸上的公文了,多来点这种故事,他们喜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