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第391章 盟军到来
从去年五月在李家庄战役中第一次使用霰弹开始,这种新式炮弹在近距离上的巨大杀伤力使其广受陆军欢迎。由于执委会对于军费的审查一向比较严,所以军委也坚持走精英部队路线,海汉民团在作战时往往会在兵力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就必须更多地依靠武器性能和战术制定、执行上的优势来取得胜利。除了新式的后膛步枪之外,可以使用陆军现有火炮发射的霰弹也是陆军十分倚重的武器。
“二营一连后撤休整,二营二连进入战斗位置!”
随着传令兵的命令,在阵地上坚守了一个上午的作战连队开始有条不紊地后撤,由其他连队接替他们的位置。撤下来的部队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枪械,清理枪膛,清点补充弹药,然后立刻进餐补充能量,抓紧时间进行休整。
炮兵阵地上的人员一直处于短缺状态,没办法进行更换,此时也抓紧战火停下的间隙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不过他们的待遇就要比普通步兵好多了,热腾腾的饭食已经分装妥当,由民夫用扁担挑着直接送到炮位上供他们就餐。为了保证前线部队这近三千人的作战人员能够按时吃上热食,黑土港早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在永安港囤积煤炭,然后在开战后安排两艘货船专门负责从永安港运煤到交战区使用。
这种后勤供应方式虽然看似麻烦而且耗费不小,但对于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保障却有着非常现实的作用。这么几千人吃饭,每天需要消耗的燃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何况南越军早早就把城外十里内的树木都砍得一干二净,想要就地取材找燃料根本就不可能。
这次随队出征的一百多名炮兵学员趁着停战间隙开始进行清理擦洗炮膛和清点补充弹药的工作,虽然干的是粗笨的活,但这批学员可并不是被当作普通的民工在使用。他们每个人都是从去年年底新招收的兵员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头脑灵活,胆子够大。而他们的专业技能训练也由去年从澳门雇来的葡萄牙军事顾问接手,由于教官人数的增加,炮兵的培训速度也比起以前有了成倍的提高。这次出征南越,军委也把他们列入了出战名单中,一方面是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必要时候补充到正军当中。虽说这些学员的观瞄技能或许还不太过硬,但当装填手使用已经问题不大。
当天下午,南越军又发动了两次攻势,但在海汉民团的远程火力打击之下依然只能无功而返,徒增了几百人的伤亡而已。入夜之前南越军终于放弃了争夺了两天的这块临江阵地,因为这地方完全笼罩在海汉民团的射程范围之内,而且已经没有任何遮蔽物可供驻扎在这块阵地上的部队挡住敌军的射击视野,简直就像是砧板上的肉一般毫无抵抗力。
然而海汉民团的攻势虽然还算顺利,但也并非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不可控因素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当晚前线指挥部的作战会议上,气氛就显得十分凝重。
“两天内可能会有大规模降雨天气?这个东西的可靠程度有没有50?”乔志亚一边眉头紧皱地看着手上拿到的这份最新报告,一边以质疑的口气问道。
“如果说科学依据,恐怕现在没人能拿得出来,毕竟现在天上也没有气象卫星。这只是根据综合各方面信息所得出的推论,只能提供参考作用。”钱天敦倒是显得不急不慢,看样子他是已经知悉了报告中的内容。
这份天气预报是来自于后勤部门,而其信息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既有军中的气象爱好者根据云层和气压变化作出的推测,也有熟知中南半岛天气的安南裔士兵根据体感提供的参考信息,甚至还有来自抓获俘虏的口供——往年的三月初顺化府附近地区总会下几场持续多日的大雨。这些缺乏数据支持的推论自然谈不上多大的科学性,但也没人能否认这种天气变化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
对于大面积列装火器的海汉民团而言,阴雨天气无疑是最制约战斗力的客观因素。尽管现在民团所使用的火枪采用了后膛装填,火帽击发,但阴雨天气仍然会有很大的可能造成火药受潮而无法击发。使用火药包装填的火炮就更不用说了,如果雨势太大导致炮管进水,那根本就没法开炮了。而如果要跟敌人展开肉搏战,那海汉民团这点人马还真是不够看的。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不管会不会下雨,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颜楚杰很快就给这个事情定了性:“参谋部在出发之前也有应对天气变化的作战方案,按照预案来调整战术就是了。相关的物资,连夜安排装船,明天一早就运到前线阵地,务必要保证前线部队的战斗力不受天气影响!”
尽管中南半岛的雨季是五月到十一月,现在并没有进入到真正的雨季当中,但当初参谋部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还是将天气变化这一不确定因素考虑了进来,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案。虽然现在所列装的火枪火炮并不具备在雨中使用的性能,但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武器的使用环境,相关部门还是能够实现的。
这所谓的技术手段说穿了其实也没什么玄乎的东西,无非就是在阵地上搭建防雨棚,尽可能遮挡住从天而降的雨水而已。后勤部门在出发时就在作战物资中准备了大量的油布雨棚和斗篷,为的就是出现天气变化时的不时之需。在开战十来天之后,这些东西终于派上了用场。
第二天上午,在城楼上观察敌情的南越军赫然发现,海汉人今天丝毫都没有继续发动攻势的意图,反倒是在自己的阵地上开始施工,又是挖沟又是埋桩,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一头迷雾的南越军看不明白,但海汉民团上下却是已经都很清楚为何要做这些事情。原本从军时就是工兵专业的乔志亚亲自指导民夫和工兵在阵地上挖掘排水沟,以保证几处主要的火力输出点在雨天也不会被地面积水所淹没。地面上所埋设的木桩子不用多说,就是为了搭建雨棚所用。
很快火力输出点的上方就用油布搭起了一片片的雨棚,这时候城楼上一直云里雾里的南越军才算弄明白,原来海汉人是在搭建防雨的设施。同样察觉到天气变化征兆的南越军在这一天选择了蛰伏不出,就静静地看着海汉人在阵地上不断地扩大雨棚覆盖的范围。南越军中没有那么多的火器,雨天对战斗力的影响肯定会小于对手,与其现在发动进攻,倒不如等到下雨之后再说,说不定海汉人赖以成名的火器就此失去作用,到时候便可轻松拿下了。
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海汉阵地的外围已经出现了一道由油布雨棚组成的天幕,将所有的火力输出点都罩在了下面。至于围在其中的营地倒是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军用的行军帐篷质地本来也都是防水材质的油布,只需在帐篷外面深挖排水沟就足矣。
三月十日中午,天色突然就变得阴沉起来,浓厚的乌云笼罩在了顺化城上空,风势也逐渐大了起来。眼看大雨将至,海汉阵地上一片繁忙,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做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