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贸易洽谈
不管是出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的考虑,安南与澜沧即将爆发的战事对海汉来说似乎都是有利无害,站在海汉的立场上,的确应该鼓励自己的盟友去开启这场战争才对。而最好的表态方式,就莫过于满足安南人的采购需求,向他们出售足量的军火了。至于白克思所提及的交货期,这在其他人看来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安南人现在需要的是海汉的明确态度,而不是立刻将订单上的内容悉数交付给他们。说得难听一点,就算海汉现在有现成的足量军火可以立刻交货,安南人也未必能拿出足够的钱来付款,多半也得像内战那两年一样搞按揭分期才行。
三月七日,海汉兵工与安南代表郑柞在胜利堡就本年度的军火交易订单签署了书面合同。按照协议内容,海汉在年内将向安南出售五千支火绳枪、一千支燧发枪,一百二十门各种口径的火炮,以及相当于安南军队过去三年消耗量的弹药。此外还有大量的各种武器备件,单兵装备等军需物资。虽然这份军火订单里暂时还没有海军相关的内容,但其金额已经超过了之前两年安南向海汉购买的军火总额。
作为海汉兵工代表出席签字仪式的白克思几乎全程都是面带微笑,因为这笔订单将带给海汉兵工的收益的确会让人心情愉悦。尽管安南方面不会一次性付清货款,而是根据海汉的交货进度来分批支付,但这对卖方来说并不打紧,安南人虽然赊账成了习惯但并不会赖账,迟早还是会凑出钱来付款的。而且如果安南能在与澜沧的国战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想必战后也能从澜沧国刮出不少油水来。
郑柞的表情看起来也没有因为花出去了一大笔钱而感到肉疼,反倒是有一种完成任务之后的轻松。不过想想也是,郑柞来的时候大概也没想过能让海汉人答应出售订单上的全部内容,如今没费太大的周折就签下了这份协议,对于安南来说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至于兵部并没有为此准备好足够的军费开支,郑柞却并不担心,只要战事进行得足够顺利,打完之后让澜沧国割地赔款,自然就能把这个坑填补起来。
双方各自打着小算盘,在协议上签字画押。至于购买这些军火的费用倒是无需现场点算,安南这边会通过海汉银行驻安南办事处直接划账,这也算是海汉金融体系进入安南市场后带来的贸易便利了。类似这种公对公的交易项目,双方已经很少再使用现银结算,基本都是通过三亚与升龙府两地的海汉银行直接划账,便利可靠的程度也远胜以往。
除了军火采购之外,郑柞此行也还有其他感兴趣的生意。比如上次在安不纳岛听施耐德宣传要将当地打造成南海中的休闲旅游天堂,他回去之后就对这事上了心。虽然海汉人提出的构想看起来有点玄乎,而且投资肯定十分巨大,参与进去将会面临不小的经营风险,但郑柞认为参与这个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安南的国际影响力,毕竟今后这个地方所接待的客户群体是各国政要和达官贵人为主,能进入这个圈子里当半个主人,可以想到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郑柞谈完军火单子之后,便去拜访施耐德,询问安不纳岛相关项目的细节。施耐德得知他的来意之后,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是以安南的名义投资,我建议你们可以自行出资在岛上修建一座高级酒店,如果是以个人名义投资,那你不如直接把钱交给我们来运作,不要直接出面参与具体的经营项目比较好。”
郑柞不解道:“经营酒店我倒是能理解,可为何个人出资就不要出面了?”
施耐德解释道:“安不纳岛上的项目,想参与的人实在太多,目前像小王爷这样有意向的,至少就有二三十家了。然而大家都想把钱投入到最赚钱的项目上,但像修筑码头、道路之类没什么直接回报的基建工程,就很少会有人愿意投钱进去。我们打算在安不纳岛的操作模式上稍稍做出一些改变,对个人投资者只吸纳资金,不开放具体的经营项目,把这些资金整合到一起来运作,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当然了,对于投入的资金,我们也会承诺一定的回报率和回报期,不会让投资者吃亏。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我简单给你解释一下……”
郑柞当然不懂什么叫融资,什么又是债务性融资之类的金融学名词,听施耐德说了半天,他其实也还是没彻底弄明白海汉人到底是怎么个操作手法。但有一点他是听得很清楚,投入的资金就相当于是借给海汉运作项目,不但要还本,而且还会付息,并且还会根据出资比例享受一定年限的红利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出资人不参与经营,不过问决策,不承担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出完钱之后什么都不用做,只需接下来的数年中等着逐年从海汉这边拿钱就行了,听起来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方案。
能稳定获得收益又无需承担额外的风险,这种好事似乎真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郑柞兴奋之余,也不忘了追问一句:“那为何海汉过往的招商项目不采用这样的方式?”
施耐德叹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操作方式所需要的人员、制度、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准备好的。我们海汉一向讲求商业信誉,如果没有把方方面面都处理妥当,是不会向客户推出的。要是万一出了什么纰漏,岂不是砸了自家的招牌?”
郑柞赞道:“果然还是贵方考虑得周全,这钱交给贵方操作,本王也能放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