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
后面恢复身份,这姑娘又成?了?他的“准儿媳”,这就更不?知该怎么相处了?。
好?在,萧斩石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不?会?因为区区一点人际关系就动摇。
他稍微定神,就将谢知秋这小姑娘当?作一个正儿八经的官员来看待,于是思考之后,他问了?谢知秋这样一个问题。
谢知秋略一回忆,便?回答道:“这是《孙子兵法》‘形’一篇中的句子。”
“不?错。”
萧斩石不?由高看她一眼?——
尽管他是武人,但从言语谈吐中,他就能清晰地感觉到,谢知秋这姑娘是有真才实学的,那所?谓的“才女?”之称,绝非浪得虚名。
谢知秋还在假装萧寻初的时候,萧斩石就觉得“儿子”比过去沉稳聪慧了?许多,现在知道谢知秋的真实来历,他不?由对?这女?孩愈发钦佩。
萧斩石道:“这句话说的是,□□的军队,是先保证自己可以胜利,而后再去打仗;而打败仗的军队,是先去打仗,然后再谋求胜利。”
言罢,他细细解释起来——
“二十多年前我带兵的时候,昌平川一战还没过几年,北地十二州刚被辛国?占领,百姓仇恨未消。
“我用的是北地的兵,他们不?少人有故土被侵占的仇恨,愿意?为朝廷效命献忠。
“而辛国?由于常年南征北伐,兵力已经疲惫不?堪,更别?提他们四处侵占之地内部矛盾激烈,反复出现内部起义。”
萧斩石顿了?顿,才继续往下说——
“辛国?士兵是人,而不?是某种国?家或者民?族符号。”
“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在当?时,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辛兵在内部都不?支持辛国?继续打仗,对?自己的宗族朝廷也有不?满。所?以我只要下令不?杀战俘,不?少人一看形势不?对?就会?主动投降,我军即可不?战而胜。”
“那个时候我出兵起战,在开战之前,我几乎就可以有十成?把握,我们一定能赢。”
“很多人认为武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还认为我用兵如神,是个战争天才。”
“但实际上?,在我看来,打仗不?是靠蛮力,而是靠脑子的。而我当?初能节节胜利,凭的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
不?过,萧斩石话说到此处,面上?却忧色更浓。
“但现在……”
他语气迟疑,反问谢知秋:“谢家姑娘,我看得出你聪慧博闻,凭你作为一个文?人的见识,你认为当?下的方国?军队,是胜兵,还是败兵?”
“……”
萧斩石这一问,显然是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才含蓄地试探她。
谢知秋先前不?赞同朝廷消极侥幸、对?辛国?不?断增加贡礼以保太平的做法,认为这是将是否休战的决定权交到辛国?手上?,而且还是一边削弱自己,一边养大辛国?的胃口。
但是,诚如萧斩石所?言,现在立刻与辛国?交战,在她看来也并非是上?策,这令谢知秋疑虑重重。
谢知秋说:“上?回在将军府中,我听过那位孙堂讲方朝军队的现状,听起来并不?太好?。兵力看似强大,但隐患更多。”
提起孙堂,萧斩石眼?神微黯。
“不?但如此,”
萧斩石补了?几句。
“现在十二州脱离方国?,已经有三十余年,早先的动荡矛盾已大致平息,尽管民?间仍偶有反抗,但烈度大不?如前。”
“辛国?如今由李太后主事,李太后在圣天帝死后,与辛国?汉臣宰相上?官濂来往甚密。”
“以方国?的价值观来看,一国?太后这样做可能难以接受,但其实在辛国?,女?子这样婚嫁非常正常,哪怕太后亦可以再有姻缘。”
“她甚至可以凭此巩固与重臣之间的关系,对?稳固孩子的帝位也有好?处。”
“这是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你若是感兴趣,可以去问问我夫人姜凌,她受到的教育与游牧民?族相似,根本不?会?将再婚当?回事。”
“所?以李太后与上?官濂联合后,辛国?的君臣关系有好?转,局势也有稳定,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汉人,也有利于平复国?内的民?族矛盾。”
“李太后知人善任,现在辛国?国?内政治清廉,又受了?方国?二十余年的供奉,国?力兵力比起过去都有显著提升,正是国?富民?强的鼎盛时期。”
话到这里,已可以下结论。
萧斩石叹了?口气说:“今天的辛国?军队,士气实力都远胜方朝,我国?绝不?是适合起兵之时。”
时间回到当?下。
谢知秋站在谢家大堂,目光中忧色尽显。
她说:“打仗是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打的,被情绪裹挟盲目冲锋……不?过是去送死。
“萧将军已经认为眼?下起冲突不?是好?时机,而辛国?让身着军甲的匪盗越过边境,此举十分刻意?古怪,极有可能是故意?挑衅,若是果真起兵,无疑会?中对?方的计。
“于我而言,错过机会?纵然可惜,但我不?会?为了?自己的权势,让无数将士和百姓的性命白白葬送在战场上?。”
萧寻光之前心脏简直吊在天花板上?,直到听谢知秋如此承诺,方才松了?口气。
他对?谢知秋张了?张嘴,不?知该对?她说什么好?,可看这个女?子的眼?神,却比之前更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