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
刚才拿张寿王暗讽的士子“唉哟”一声,没想到仙画也提起了张寿王,一时间竟然觉得颇为荣耀。
而崇古派们更坐不住了,索性起身走人,免得待会儿更受到嘲讽。汉朝。
汉武帝刘彻不屑的道: “此人就是个蠢货,哗众取宠!”
他倒不是因为这位张寿王诋毁自己的太初历,而是因为世人皆知,汉朝开国后承袭的是秦朝的颛
顼历。他身为太史令,本应该很清楚才对。
尸位素餐,或者是背后有什么缘由。
有人挑事?
党派之争?
心黑的刘彻心中一下子闪过了好几个猜测。
不过,好在自己看准的太初历还不错,挺过了质疑,他露出满意的笑容。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那么!太初历到底准不准呢?】
【这还真的很难说。】
【当时,制定历法是司马迁牵头,但是还有两个不得不说的人物,那就是邓平和落下闳。再加上其他从民间征召而来的天文学家和算数家,总共二十几个人,却搞出了十八套方案,可想而知当初这个团队里的混乱。】
【简直是一出大戏。】
【估计就是大家都自己单干,嘿,谁都不服谁。】十几位在民间颇有盛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来到了长安。有从巴郡来的,有从长乐郡来的,有从酒泉郡来的。风尘仆仆,跋涉千里,只为了制定最新的,最精准的历法。
他们出类拔萃,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十分优秀,倒是因此多了一些孤傲之气,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这里面呢,落下闳和邓平走在了一起。落下闳善于计算,因此负责里面算术的工作。】
【我们刚刚说,一个朔望日平均是295306天,在古代算法里面的表达就是29日499940。邓平觉得这种表述实在是太繁琐了,于是就提议改为29又4381。】
【看上去的确是简洁了不少。但问题是,这个数值并不是根据天体计算而来!而是根据音律而来!】
【音律!】
悠扬的乐声响起,穿着曲裾深衣的舞者翩翩起舞,像是在与天地沟通。举手投足之间满是玄妙与神秘。
这是祭祀之乐、祭祀之舞,被认为是和上天沟通的最好途径。
一支汉代的竹管出现在了天幕上,它的长度为九寸,它也被称为“黄钟之管”。
【这种乐器长九寸,九九八十一,这也就是古书尤其是《易经》里面说的“黄钟自乘”。邓平就取了这个八十一来作为分母,认为“律”是和上天沟通的方式,那么,用这个数值制定出来的历法更有神性。】
一个常见的卡通小人冒了
出来,表情满是困惑,头上也冒出了一行问号。?????
上可九天揽月(八)
路小柒因为邓平用音律来确定天文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
简直是不可思议。
音乐和天文能有什么联系?
苏颂的儿子苏携却不由自主的挠了挠头道: “律历的说法古来有之,乐律和历法本来就是一体,《大戴礼记》里面就写……
他还没说完,就被自己的老爹苏颂用书卷给敲了一记。苏颂恨铁不成钢: “所以,你果然还是没有学到家。”
他自己虽然也是现在数得着的大儒,但他在学机械和算术的时候很明白的一点就是,数字和那些齿轮不会骗人,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因为你要给它套上一个所谓的“礼”和仁之类的名称就会产生变化。
这两者要分开来看!
苏颂不停的摇头,或许这就是后来自己儿子没有复制出水运浑象台的原因吧。他打算等仙画结束后,就抓紧时间对儿子实行特训。儿子都快要进学堂了的苏携:……
汉朝。
汉武帝刘彻其实没听懂这段,只知道这个做法在后世女子看来貌似是不太对的。他忽然就有了那么一些不好的预感。感觉之后未来的自己会在仙画上遭到鞭答。
落下闳也皱起了眉。
律历,律历,从古制和“礼”的道理上来讲,这个做法感觉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他身为算术极好的天文学家立刻觉察出了不对——你的数字可以这样改,但太阳不可能按照你改的数字转动啊?!
只有祖冲之,兴致勃勃的在纸上写下仙画透露的数值,对儿子说道: “这种表述方法似乎看起来更加的便利一些。
他说的是阿拉伯数字和小数点的表述。
祖眶对数学的兴趣胜过天文,一听也来劲了: “儿子之前就发现了,实际上我这段时间已经用这种方式来计算过,的确是方便很多。
他拿出自己的计算草稿,父子俩讨论得兴致勃勃,让旁边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祖家儿孙们听得是晕头晕脑。
【所以,等于先是邓平敲定了这个以律为历的框架,然后落下闳再来根据这个框架倒推年月日的各项数据,想方设法让它变得符合。】
【感觉,落下闳也挺不容易的……】
【被这么唯心的一搞,实际上,太初历的回归年数值还没有之前秦朝的颛顼历来得精准。】
【但是,邓平经过多方活动周旋,汉武帝还真就选择了他这个版本。太初历在《汉书》当中,也被称为“邓平历”。】
邓平侃侃而谈: 陛下,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九九自乘为万数之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