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陆问哆嗦着接过三棱针蹲到醉酒人身侧,小心翼翼靠近他耳朵位置,“我放了……”
白苏颔首:“放吧。”
陆问手有些抖,“真的让我来?”
白苏挑眉:“你来医馆帮忙不就是为了学急救穴位?”
陆问怔了怔,原来她都知道。
“学了就是为了用。”白苏微抬下颚,露出漂亮的下颚线,声音清冷,带着些许压迫感:“你这么磨蹭,不怕病人出事?”
陆问当然不想病人出事,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颤抖的手,然后将三棱针对准这人的耳垂上的醒酒穴,用力戳了一下,然后再挤两滴血出来。
放血后,酒醉不醒的人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还打了个酒嗝,“你们怎么都围着我啊?”
老板瞬间松了口气,人没事就好!
“我办到了。”陆问激动地望向白苏,他靠中医方式给人急救了他连续说了好几遍又拍拍何信肩膀,“你看到没,我放血后他就醒了。”
何信当然看到了,朝陆问竖起大拇指,“牛哇。”
白苏看着激动地陆问,也朝他点点头,“做得不错,出师了。”
得到她的肯定后,陆问捏着拳头挥舞了好几下,“嘿嘿嘿,真的能出师了?”
白苏笑了笑,强调了一下:“针灸急救穴出师了。”
“嘿嘿嘿,我终于出师了。”陆问激动得想跳几下,可碍于火锅店里到处都是人,于是直接跑到火锅店外,连续蹦跶了好几下,过路的人瞧了都觉得奇怪,这人喝醉酒了?
只有陆问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开心,哈哈哈,他可以用急救穴位了,可以用这个穴位去救人了!
白苏和何信走到街上,看着高兴得不能自己的陆问,谁能想到前段时间还在质疑中医,如今却因为能用中医穴位救人而欣喜若狂呢?
何信很是不解:“他怎么高兴得像个傻子?”
“可能就是个傻子吧。”白苏勾起嘴角笑了笑,然后朝陆问挥了挥手,说不吃了,准备回家了。
“回了。”白苏叫上何信,转身回医馆。
“我周末有空就回来。”陆问望着白苏的背影,想了想又小跑两步朝白苏的背影说了一声谢谢,“谢谢,师父。”
傍晚, 小镇的风很柔和。
白苏听到顺着风飘来的称谓,轻轻扬了下眉,她什么时候说收他当徒弟了?而且只是教几个急救穴位, 算不上师父。
因此白苏没有回头, 也没应他, 吹着晚风朝前走着。
陆问望着灯影下白苏笔直清冷的背影, 也不知道白苏听到没有, 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 反正她教了他急救穴位, 在他心里白苏就是他的师父了。
快步跟上去的何信扭头看了眼还站在不远的陆问,不太确定问白苏:“小师姐,他是不是喊你师父?”
白苏抿嘴笑笑, 没说话。
只是教几个急救穴位, 算不上授业解惑的师父。
“嘿嘿,那可能是我听岔了。”何信回头看了眼站在原地的陆问, 他可是学临床医学的人,怎么可能会喊中医当师父了?肯定是他听错了!
何信没再多想, 朝陆问挥挥手, 然后快步跟上白苏回医馆, 傍晚的医馆小巷安静无声,只有几盏莹亮的灯照亮着这条小巷。
两人一前一后的回到医馆, 大堂里还没收拾, 两人借着灯光开始打扫大堂, 将桌椅板凳回归原位,再打水擦拭一遍。
何信拿着喷壶到处消消毒, 再把垃圾扔一扔,都收拾干净已经月上树梢, 他捶着后背:“小师姐,他这一走,咱们每天做的事儿就多了很多。”
陆问在可以帮着贴膏药,也能帮忙打扫一下卫生,能节省不少功夫,现在他一走,贴膏药的活儿又落到何信身上了,白苏对何信说道:“接下来就辛苦你了,回头我找个帮忙打扫卫生和做饭的人来分担一下。”
“小师姐,不用找人,打扫卫生做饭也花不了多长时间。”何信觉得雇人浪费钱,他跑快一点就能收拾好的:“我可以的,小师姐你别乱花钱。”
白苏看他抠抠搜搜的也好笑:“那你先做着,下个月给你涨五百工资。”
“诶!谢谢小师姐。”一听到涨工资,何信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最近辛苦了。”白苏想起何信家里的弟弟妹妹,“他们也该开学了吧?要不要预支下个月工资?”
“不用不用。”何信月中才预支过,这会儿就不预支了,不想欠太多钱:“家里最近捡了些蘑菇和野菜,卖了些钱,够用的。”
白苏点点头,“最近要收稻谷了吧?你要回家帮忙吗?”
“我爸爸妈妈说不用,他们请隔房叔叔大伯帮忙,回头卖了稻谷再给他们工钱。”何信顿了顿,“我爸用了小师姐你给的止疼贴,手已经能动了,谢谢小师姐。”
“伤筋动骨一百天,还是要好好调养一下,别干重活儿。”白苏想着何信家反正要卖粮,于是便提出买一千斤,自家种的粮食农药少,吃着也放心:“我记得王婆婆之前也说要买,去问问他们看看,要是想买你们就不用去小镇询问了。”
何信跑去周围邻居家跑了一圈,随后又卖出了两千斤,确认好价格后他回屋打电话给家人,美滋滋地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
得知消息的何家人也喜不自胜,卖掉后扣掉雇人的辛苦费,还能剩下不少,家里两个老人的要钱是不愁了。
又得知何信下个月会涨五百块钱,何家父母更是高兴,仔细叮嘱何信要勤劳肯干,不要偷懒,要好好孝敬白苏这个小师姐。
何信为表感激,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打扫卫生准备早饭,还帮白苏泡好茶,周到又细致。
这五百块涨得值。
白苏笑着端着茶走到大堂,然后打开门开始看诊。
排在前面的基本上都是住在小镇上的病人,天亮后就过来等着了,一看她开门立即就按照之前的习惯,只买止疼贴和需要把脉针灸分别走到放膏药的药柜和看诊的桌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