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午后 金钱观 课上
序章
我刚认识百宁的时候,是在她初中,大约是初一期中的年纪,到现在应该有十多年了。
她那时不说话,就站在我面前,低头看着地。我于是也不说话,只笑着看她。
然后她抬头了,眼神放空看着我身后兀自背着书。我往后看了看,发现没人,于是转过来看她背书。什么东临碣石,什么鱼我所欲,什么天降大任于斯人。我好笑她怎么背的这样杂,索性笑的更开了。
她的眼神慢慢聚焦,定在我身上。就只是直直的看。这就是去回念她。
午后
百宁最初不知为何挺依赖我,我有的时候嫌烦,于是把她推开,她便坐正,不再歪歪斜斜抱我的腰。一会儿又开始哼哼唧唧,扰的人看不下书,只好又张开怀抱任她蹭。她抱着,没一会儿就又安静下来。她在同龄人里算胖的,所以有点压迫感,但是软软的一团抱着也很好。
这样似乎也不错。我有的时候想。
有时我可以这么抱着她看一下午的书,面前放一杯白水。至于百宁,则会在一二小时后睡着,然后轻轻的打鼾。
到她后来不亲近我,我反而又不习惯,总是在一些午后想起软乎乎的团子,可惜那时怀里只剩一条小毯子了。
金钱观
我和百宁金钱观不同,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购物方面会有很多争吵。我是崇尚想买就掏钱,而她呢,总是考虑一堆事情:这个方不方便,那个实不实用,再然后是需不需要,还要去比价格。这样一套下来一点买东西的乐趣都没有了。每次一看我就替她着急,恨不得直接给她付,只可惜每每想到自己囊中羞涩,荷包瘪瘪,总是不了了之了。
后来在作演讲。她所能做的不过也是这些,仅管她知道结果可能微乎其微,但每一次都做,每一次都会被劝导,被指着鼻子骂,最轻的词可能是“极端”“激进”一类的。以至于到后来,她连作个反讽都会被认做是蝻的本人在说话,可见她到底了解并痛恨到什么地步上。我还记给她反驳一些人行说的话:“一定要有人去做,那这个人为什么不是我?”“只要我还活着,只要不平等的事情还存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这些活太多太多,也每一次都巩固着我的心,让我还能在这里回忆这样一个人的一生
忘了说,百实现了她的话,她真的为平权献上了一生。仅管她只活了28年。
百宁确实很复杂。她会像条狗一样把自己的所属物看的很紧,管有很多东西并不实质性的属于地,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她其实更像一条流浪狗。
哈,流浪狗。一条流浪狗居然也有家。
内心的挣扎并不是我可以用三言两语描述出来或遮掩过去的。如果让她知道我这样轻易的借着回念她的借口把她剖白出来给大家看,她一定会卑劣的期待着或许有人能真的懂她,又羞愤的想把自己吊起来再死一遍,死第二遍,死到她再也不知道为止。她为自己曾这那样挣扎而到羞愧,但这些也仅限于我最喜欢的她的那个时候了。
不过也不能完全被称之为流浪狗吧。我觉得她是有家的,只不过她被欺负的很惨。这先暂且不提。
百宁的占有欲其实挺致命。我记得她因为同学擅自拿了她的练习册抄答案而大发雷霆,不是因为抄作业,而是因为这没经过她允许:“抄不抄是她们的选择,我又有什么权利涉呢?不过她们的举动不能侵犯到我的东西。绝对,不行。”
然后她就被孤立的了,小规模的。
初中女生的幼稚把戏。
真正的孤立在这件事发生后没多久。百宁的好朋友被欺负哭了,一个超级泼辣的女的,同时也是那为数不多的被踢出朋友范围的人之一。百宁很着急,她几乎是推的一般的打开了那个女生所住寝室的门“她哭了,为什么?”随后她就被孤立了,多可笑的理由。好朋友的室友可能觉她们被莫名而来的疯狗撕咬了吧。
接下来的三年几乎没人和她说话。被告黑状,被刁难,被开黄腔,被人以“你就是错了”来定义所有行为和被那样的眼神看只不过是家常便饭。没有人真正打过她,也没有人在她桌子上骂她,撕过她的书,又或者是在她的杯子里撒尿,扔粉笔,吐口水。但百宁已经被他们杀了一万遍。这还不如小时候被撞飞的场景。
和她来往的所有人,都不是那种跟人好相与的,至少基本所有人都这么想。部分同样被孤立与永远被说校园霸凌别人的和只会哭的丑女绿茶,除她们外再也没有他人。我就是在这个时期认识她的,那时她还很依赖我,之前我还能回想到的金钱观等等都是当时发生的。
从小学到初中,她一直是不会被别人相处的人,被人出踢来踢去,被人的灵魂吐口水,不像流浪狗像什么?怎么会有人在这么多方面看不起她?百宁的行为举止里究竟有什么是特别值得唾骂的?
后来她自己也承认她确实是满身脏气,有那么一段需要把浑身打结的毛发全剪掉重新长的日子。
所以到了高中以后她就不再交朋友。每个人都保持着“认识”的状态,但对每一个人的定义都是“陌生人”。
狗一直被打也会逃跑,而她逃跑的举动是闭上嘴,把自己缩在墙根旁弯着腿走路。此后被路过的人打的次数果然少了很多;当然也不能执着于自己的所有物了,她再也不会因别人擅自动自己的东西而生气了。她只会说一句“下次拿要跟我说”然后被对方笑嘻着根本不在意的敷衍过去。她的有六个护身符就是如此失效的。自此她对那些会先问她再拿东西的人充满了感激,但这感激后来就夹杂着永远的对和这些人关系是否亲近的质疑,最后让她几乎永远的抛弃了“所属”这一概念
忘了说,那些曾经孤立过她的女的中有一个玩笑一般的在数学讨论的时间里和她道过歉。她也玩笑一般的原谅了她,为此她回来后自残了两次。
我作为百宁最亲近的朋友也无法很好的描述她,按最正常最正常的观点看,她这个人其实很无聊。最多在提起她的时候说一句,“哦,她好早就死了--“然后或真或假的感叹两句,这样一个人的死也就可以抛在脑后了。而她一生中最精彩的地方----她的思想,我也曾说过:根本上被掩埋住了。无边的空气和柳枝在一点点压实土,而她自己也有意识的往更深的土里站,所以看见土就如同看见她,其乡土性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可以又会去体味一下土的味道呢?
所以在我发觉我已经不怎么能描述她的时候,想过可以找找她自己写的东西出来,这样或许能让人多了解她一点:认识的人不少但又太孤单的一个人。我知道她是如何忍受的,于是我想在她死后,让她觉得生前不是那么孤单,不出所料的我没找到什么东西。
是没错,我所愿意用文字来描述她就是受她的影响:百宁写过不少东西,但我翻来覆去到底没能找到代表她自己的。她所写的太不清晰,除了她和我外估计再没第二个人能看懂。
她写过很多东西,但我至少是乐意讲一讲的。她其实是写同人开始的,最早的时候也写点原创小故事,但那些都是为了赚稿费存钱写的,不算是出于她本身的意愿,所以一直不肯认自己还给杂志写过稿。后来她也不想认自己写过那么多明星的同人,觉得自己小时候眼瞎,后来她发现有那么多根本不值当的人被如此多的人喜欢时除了觉得可悲还觉得庆幸,毕竟她不是唯一的那个瞎子。除去之前所说的,她写作生涯的后期,其实也就是二十出头的那段时间,她开始写不局限于平权,还有性和死亡一类一直被忽略不谈的话题,只不过一如既往的没什么人看,她所最满意的一篇——叫《性与死亡》的,也只是被几个看过的人一笑而过了而已。
好些有志气但太怯懦的国人都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你必须从他们奇特而又不堪一击的外壳中穿破,才能少少看到一点被他们倔强着想表达又因这样那样所遮掩的东西,有些可以囊括下天地一切东西却又毫无效力,有些或许会让人嘲笑说这些也需要如此的保护吗?其实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敏字罢了。
我似乎也如她一样了。
不,原先我们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