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小说
认真的小说 > 大明嫡长子 > 第14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0节

 

太子的怒火,他们谁也受不住的。

“还有在下的脑袋。”梅可甲附和说。

王华又问:“那么接下来呢,是要本官配合你保护货源?”

梅可甲露出微微的笑容。

“中丞,商场之上你争我斗,虽然是为了几两碎银上不得台面,但也是成王败寇,手段什么的,在下该用的都会用的。简单的说,从来也没有别人打我,我却不还手的道理。所以中丞如果不介意,或许可以和在下合作一番,把那些要对付梅记的商家,勾出来。”

王华没说不同意,他先问:“你想怎么做?”

“中丞初来,浙江上下都知道您是太子的人,但中丞是文官,和魏公公不同,您这边只要没有特别明显的替我撑腰的姿态,他们很快就会怀疑、随后去试探您的态度。”

“你是想来一个请君入瓮。”

“不错。”

王华思量了一下,缓缓的摇了摇头,“没有人会上这个当的,我是詹事府右谕德的身份出京,此时来浙江,谁也不会把我不当做太子的人。而且,还有些冒险,万一他们真的行动起来,断了你的货源,影响了今年的海贸,出了这岔子又当如何?耽误了殿下的事,这干系你我都担不住。”

梅可甲劝道:“如果中丞不将我推出去,那么他们就会将矛头对准你了。”

一样的套路再来一次,

怎么赶走魏彬的,

就怎么赶走王华。

“在下知道,中丞想让浙江一切和原先一样,但魏彬败走,对方的气焰是止不住的,所以安稳得了一时,安稳不了一世。”

梅可甲的意思,还是要露出獠牙,

要凶起来,镇住那些人。

王华起身背手,他很是细细得思量了一番。

“……若是可以,还是先看看他们的动作如何?”

梅可甲皱了皱眉,文官比太监虽然有‘品相’一些,但与此同时做事也就有一点循规蹈矩,如果是魏彬,只要有利,什么他不敢干?

但他不能让王华这么保守。

心中想了想,梅可甲说:“中丞,您真的认为一个湖州知府就可以参倒浙江的镇守太监吗?虽然陛下登基以来,数次限制厂卫,可一个四品知府,在宫里的公公眼里,还算不得什么吧?”

王华眉目一皱,“你想说什么?”

“中丞不知有没有想过。您没在的时候,在下的靠山是魏公公,魏公公可是浙江的镇守太监,那么对方呢,他们的靠山是谁?几个商人,可入不了魏公公的眼。”

这话再说下去,就是要晃动大明朝的根本了。

但王华人在京城的时候,太子就有过交代,要他清楚的知道浙闽的商人是和什么人在勾结。

所以他没有阻止梅可甲。

“海商的利益每年数百万,甚至是千万,不独被商人吃了,在下的同行们也得孝敬。省一级的,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哪个不拿银子?他们拿了银子就敢都揣进自己的口袋,难道不向北边送一点儿?”

王华的拳头一紧。

国事如此,实是让他心痛。

“那你也送了这两个衙门?”

“送是送了,但没送成。”梅可甲倒也说了实话,“收银子是一门学问。在下这个忽然从外地来的人,什么路数,他们不知道。所以这银子送了太少得罪人,送了太多他们不敢收。等到摸清在下的路数,他们就更不敢收了。”

“那你觉得,刘大夏会不会收浙江的银子?”

“这话在下可不敢说。”

有明一代,官俸极低,如果家里祖上不富,自己还过得不错的,肯定是收了,至于是不是浙江的银子,那谁知道。

王华苦笑了一番,“朝中诸公啊……最后叫你梅可甲看了一回大笑话。”

这话梅可甲不敢受,“中丞言重了,这也不是笑话不笑话,但浙江上去的疏所说与民争利的实际就是如此。殿下若是不争,这银子也到不了‘民’的手中。他们叫殿下不与民争利,实际,是把这利给他们自己。”

王华忽然想起自己在京城还和王鏊说过,殿下是否与民争利的事,当时他根本没想过还有另外一种理解。

深呼吸了几口,他咬着牙颤声问,“他们,又是谁?”

争银子

他们是谁?

王华的这个问题问得好。

梅可甲说:“来浙江的第一年,在下以为是那些大商人,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中丞说不定也听过,台州的费荣嘉,湖州的魏惠强,杭州的黄宗谅、宋肖翁。但后来和他们有过交手之后也觉得,他们都是锦衣玉食,谁会嫌命长去和东宫太子斗?完全不至于。于是不解。”

“继而到第二年,在下就在想,会不会是浙江各府知府,布政使、按察使这些官员们,他们也有名字,但细想来也还是一样,他们会主动的想和殿下争斗吗?也不会。”

“那么是谁?直到去年、今年在下才想明白。殿下要找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如果有一个名字,比如杭州的黄宗谅,是他在背后操纵这一一切,那么事情反倒简单了。哪怕这个名字的能量再大一些,又能怎样?殿下是大明储君,一道旨意,锦衣卫就可以把人带走,可为什么事情成了今天这样?”

“因为这事儿难就难在没有一个名字。如果要有。那就是浙江、福建。是这里大大小小的商人、宗族以及依赖他们银子而生的官员,不止地方,还有京城。是这些所有人。”

在梅可甲的理解范围内,

这当然就很难了。

因为不可能把所有人抓起来一并杀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