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陈三强听着这些没有听过的小道消息,很是震惊,就连坐在凳子上的陈大宝也睁着懵懂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老太。这可把老太太的倾诉欲给勾起来了,以往她说的时候,身边的儿孙邻居都知道这些事,说起来还嫌弃她啰嗦,现在难得有个人那么捧场,她聊得那叫一个激扬,让陈三强这个没有怎么出过村的汉子,都对王怀玉对平河县的发展了如指掌了。
说话间队伍缓慢移动,大约到了下午的时候终于排到了陈三强。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把孩子抱在怀里,坐在看诊的椅子上,小心翼翼的掀开围在孩子脖子上的围巾。
第一次出来问诊的郑天乐还没有来得及询问,看到孩子脖子上粗大的肉块楞了一下,就是这个反应却让陈三强又一次失望。
“大夫,我孩子这个病是不是不能治了?”
最是坚强的男人,这个时候也是哽咽着开口。
郑天乐立即反应过来,轻声安慰道:“不是的,孩子的这个病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身体里少了一些需要的东西,把这个东西补起来孩子就能好了,没有不能治。”
郑天乐今年才二十八,比陈三强年轻许多,在大家看来还是医术不成熟的时候,但他一说话就莫名的让陈三强觉得靠谱。
“大夫你是说,我家娃娃是东西吃得不对才这样的?可是我们村里好多人都这样。”陈三强说着声音越来越低,带着恐惧和悲伤。
“是的,这个就是普通的病,只要吃海里面的一个海菜就能治疗了。”郑天乐肯定道。
要说起来,这个大脖子病一开始是西北很多地方有,死了不少人,甚至有妖言惑众说是那些地方得罪了神仙才被降下惩罚的。可是太医们经过治疗后才发现,这只是当地的水土不好,只需要吃海里面来的盐和一种海菜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病郑天乐还是在先生们授课的时候听到过,说人体是需要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能维持运转,如果缺少了其中的某一样就会生病,大脖子病就是其中一种。
岭南因为靠海的原因,这个病很稀少,但没有想到自己今日居然看到了,这才能郑天乐感到意外。
而且听这个患者的意思,除了他的孩子还有其他患病的人。
“你是从那里来的?你们村里的病人多不多?”郑天乐一边问着,一边在做纪录,像这样有特殊情况的,他们都是要记录在案然后和县衙汇报的,这样才方便给这个村进行排查找出病因和治疗。
“我们是大化县红坡村的,”陈三强弱弱回答,有些惶恐地问道:“大夫,是我们那里被诅咒了要搬走才可以嘛?”
郑天乐很是无奈,都说了是身体缺乏部分营养的问题,哪里是什么诅咒。但要是说那个地方不适合生活也没有错,只不过那么多他们都不搬出来,肯定是没有更合适的地方,现在只要买上一点海菜就能解决的事情,郑天乐也不想让他们大动干戈。
好的大夫不但要懂得看病开药,还要能替百姓省钱医治心里。
郑天乐无疑是个好大夫,他看着对方的衣着就是和住址,就是知道家庭不富裕。
“不是,还可以住的,只是你们村有这个病情的话,就要和村里面的人讲,让他们多买点我们岭南自己产的官盐还有海带来吃,这样有大脖子病的可以慢慢恢复,没有的以后也大概率不会有了。”
陈三强有些楞楞的,没有想到困扰他们村那么久的难题,竟然这么简单就被解决了。
“你先去优选海货的铺子里买一点试试吧,不到三个月就能看出效果了,三个月要是还没有好,到时候你再来找我复诊。”郑天乐看他不动,还以为他不知道去哪里买海带,便给对方指了路。
陈三强抱着孩子忍不住的当场跪下给他磕了一个头。
“恩人,等孩子好了我再带他来感谢你的大恩大德!”
“哎哎,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郑天乐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手忙脚乱地把人扶起来。
来这里看病的人多是穷苦百姓,很多都是从岭南各个县坐了车过来的,而那些他们以为只能等死的病,在这里看完后才发现只是小问题。
哪怕天工大学的义诊只是诊断开药方让他们自己去抓药,也救了不少人。因为岭南现在的药材经过多年种植,已经能让部分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了。
他们拿着一整块开的药方自己去抓药,有钱的就多吃几次,没钱的也有没钱的用法,开药的大夫会根据他们住的地方,把当地能找到的药材开进去,可以让他们在买不起药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去挖。
“真的生活在了好时候啊,以前得了病就只能等死,生怕拖累了一家人。现在只要有十几文钱坐车出去看病,就死不了。唉,这样好的日子,我可要多活几天。”和陈三强一起排队看病的老太太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现在吃的也好。我这把老骨头多活几年享福才行。”一旁的老头也点头附和。
开放义诊,既可以有利于百姓看病,也有利于学医的学子积累经验。那些有疑难杂症短期治不好的,则会进入医学院让众多大夫一起会诊治疗。
张海就被收进去的一个患者,他知道自己能让最好的大夫看的时候,真的说不出来是什么感受。
“你这个病已经是深入骨髓了,这么多年,想要彻底治好很难。”章小太医看着张海断过又错位长回去的腿,禁不住的摇了摇头。
其他大夫也上手摸了摸,从大腿骨到小腿,把张海腿骨的情况全都摸出来,才用针灸试各个部位的反应,发现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你这个要是一开始就来治疗,三个月的时候就能恢复如初,现在这样的,需要打断了再重新接骨,需要的时间长,难度也高。在场的只有两位大夫能勉强试一试。而且后面恢复我们也不敢给保证完好如初,你还要试一下嘛?”
张海今年才二十三岁,这个腿是他十八岁上山采药的时候摔断的,当时家里穷,只能拿点常见的草药随便敷一下,哪里有钱去看大夫?更何况他们县里的大夫也没有这个本事,就这样拖下来让他成了一个瘸子,原本在是十里八乡的俊小伙,现在也成了大家嫌弃的对象。
想着家里唉声叹气的妻子,还是自己断了腿什么也干不了的无力感,张海迫不及待的点头道:“治,治,只要能让我好起来,多久都没关系。不要求和之前一样,只要能让我走路不用拐杖就行。”
张海知道自己的腿已经废了,来这里之前他都不抱有任何希望,现在大夫们说还能治疗,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哪里还会奢求那么多?
“既然这个样子,那你就办理一下住院吧。这两个月你先在书院这边待着,我们准备准备找时间给你动手术。等手术过后观察一段时间,差不多就能回去了养着了。这个时间大概三个月左右,不过回去后也不能干重活。”章太医叮嘱道。
转头和旁边的医学生交代:“他最近的饮食注意一下,让他多吃点好的,养养肉,一天三次过来给他针灸和推拿,把骨头和坏死的肉推一推,最好记录。”
这是难得的实践机会,旁边跟着的学子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张海,点头大声回道:“放心吧,老师,我肯定好好看着的。”
张海没有想到自己过来看病不但不要钱,在这里吃喝拉撒居然也不用钱。但就是这样子的占便宜,让他觉得浑身不舒坦,总是在自己闲着的时候,给书院里扫扫地、修修桌椅啥的。但每次都被看着他的医学生骂得半死。
“张海,你的腿还想不想好了,叫你不要干这些事,万一把腿伤加深了怎么办?院里有我们扫呢,轮不到你来给我们干活。”
学子气呼呼的声音让张海心中一颤,转头嘿嘿地笑着:“就走就走,我这不是闲着没事干,看着院子脏了扫一扫吗,之前在家里还能下地了,那就那么金贵了。”
张海还是不适应被当做国宝一样呵护的生活,哪怕是在养伤,也不觉得自己能啥也不干,这样的日子闲是闲可就是让人太不安心了。
学子白了他一眼,就走就走,每次都这样说,第二天还不是一样干,说什么都不听。最讨厌这种不听医嘱的病人了。
“你的情况已经摸清楚了,先生们那边给你制定了方案,三天后准备手术。”学子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