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王桂香用手背抹着眼泪,准备把刚才的委屈好好说说。
“刚才……”
……
八月十五的团圆饭在大房家里吃。
一大早,女眷们就开始准备起饭菜席面。沈泽平和毛毛带着几个小侄子侄女去摘柚子,留着晚上插柚香用。
等摘完了回来路过大榕树,刘春华正领着幺儿在树下一块耍。
幺儿在文童生那读了半年,现在已经会背《三字经》《百家姓》,还会念诗,刘春华可高兴了,趁着私塾过节放假,拉着幺儿在人前显摆。
“幺儿,那三字经咋背来着?”刘春华抱着手,神采奕奕的说。
幺儿站起来,背着手开始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唐小荷看着侄子背书,忍不住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乐滋滋的直拍马屁,“哎呦,咱们幺儿出息哩,背的真好。”
说完看见沈泽平和毛毛带着一堆儿小孩走来,故意提高嗓门奚落道,“啧啧,不像有的孩子啊,啥都不懂,以后也是个没出息的。”
沈泽平听见了,朝她们走去,“春华婶,小荷婶,你们在聊啥呢?”
唐小荷下巴一抬,骄傲的说,“听咱幺儿背书哩,三字经,你懂不?”
“哟,幺儿能背全不?“沈泽平没理唐小荷的阴阳怪气,问幺儿。
这么多人看着,幺儿哪里敢说不会,点了点头,刘春华在边上催促,“幺儿,背给他们听。”
“人之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万……”幺儿背到一小半卡了壳,三字经全文有一千多字,他根本背不下来。
沈泽平呵呵一笑,“下句是,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在货栈做学徒那几个月,什么《三字经》《千字文》,沈泽平早背的滚瓜烂熟,不仅要会背,还要背得快,钱掌柜要检查的哩,幺儿才这点本事,她们就敢这么炫耀?
沈泽平拍了拍幺儿的肩膀,“幺儿学的不精,还要努力呀。”
说完带着毛毛和一堆小孩子捧着柚子回家了,刚才大家还直夸幺儿长本事了,有沈泽平闹了这么一出,大家在心里觉得,这也算不上啥嘛,泽平去外头呆了半年,就能背得比幺儿还好。
刘春华脸上兜不住了,满脸怒气的拉着幺儿回家。
“泽平哥,我看幺儿考不上功名。”路上毛毛仰头对沈泽平道。
沈泽平心里也这么觉得,顺口问了句,“为啥?”
“他胆子太小了。”毛毛认真说。
沈泽平想到了在铺子里见到的李游,像李大人那样的才能做官哩。
“你说得对,走,咱回家!”
到了晚上吃完了饭,大人们端出月饼、苹果、枣子等,在院子里烧香祭拜月神娘娘,之后把白天摘的柚子拿出来,用削尖了的小竹竿把柚子穿起来,在柚子上一根一根插上香,把香点燃以后斜靠在房前屋后。
插柚香是清源县这边特有的风俗,据说可以保佑家里的孩子身体健康,平安长大。
圆如玉盘的明月高悬,也把山间小路照的明晃晃,此时正是阖家团圆日,加上夜已经深了,山路小道上空荡荡的,只有秋娟一个人背着小包袱在路上徘徊。
她在婆家待不住,想回娘家又怕刘春华埋怨她空着手回家,左右不是人,哪头都不得安宁,眼看着月上中空,秋娟叹了口气,还是回了李家村。
只盼李元喝多了酒已经睡下,不要打人。
八月十六日一早,沈泽秋一家就回了城,王桂香躲在屋里不肯出去送,二嫂吴小娟还纳闷呢,昨日笑盈盈的忙前跟后,今天咋回事?
“咦,桂香咋没来?”她随口问了一嘴。
唐菊萍笑笑圆场道,“在屋里照顾孩子呢。”
沈家大房二媳妇周冬兰才不管那么多,冷哼一声后小声的嘀咕,“猴子捞月亮,捞不着炸毛了呗。”
“啧。”唐菊萍瞪了周冬兰一眼,扯了扯这不让人省心的二儿媳妇一下。
望着马车走远,一家子各回各家。今日回镇上的人多,车也密,等到了桃花镇,已经到了晌午饭时间。
坐了一早上都车,大家都挺累。
何慧芳准备煮一大锅面条,一人煎一个鸡蛋吃顿简单的晌午饭,然后去房里歇晌,下午再开门做生意。
“娘,我先送毛毛去清口水坐船。“沈泽秋说道。
“欸,等会儿。”何慧芳把从家里带的一些吃食分了一半给毛毛带着,“毛毛,这是给钱掌柜的,一些农货不值钱,是咱们的心意。”
说完了又到内院,包了一包糖饼出来,“这是给你的。”
等何慧芳把面下好,刚盛出来,沈泽秋也送完毛毛回来了。一家人端着碗各自坐在堂屋、灶房、院里把面给吃完了,沈泽平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吃完了还要了一碗。
“走吧,咱们上楼歇歇。”何慧芳说道。
虽然到了秋日,秋老虎还是挺厉害的,尤其是白天的太阳,白灿灿,热腾腾,知了在树干上没完没了的叫着。
屋里就算开窗开门,也还是有股子热气。
沈泽秋用棉帕沁了水,将凉席擦了两遍,才叫安宁躺上去。
“凉快了不?”沈泽秋把门掩上,开了窗,脱了外衣打着赤膊躺在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