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皇帝一听,豁然开朗,他之前是习惯了将汉王当小儿子看,竟忘了还有许多幼子可选。
曲丞相见状忙再接再厉道:“陛下身体上佳,只需好好保养,自然可以等到幼子成年,继而展露风采。周王越王自私,汉王性情不定,都非良才。”
这话说得有些逾越了,可皇帝是真恼了周王和越王,而汉王又是曲丞相的女婿,他自然也能评点一句。所以皇帝听了还真没生气,相反也真将他的话听了进去,并且决定今天就回后宫去扒拉一下自己那些还没成年的幼子——话说回来,老十今年好像也十五了,明年就能封王参政了。
皇帝想到这里,都顾不上桌案上的许多政务了,现在就想把人叫来好好考较一番。若是还成,提前一年给他封王,让他参政也无不可。
不过就算老十德才兼备,他年纪也太小了,平定南方叛乱的事是怎么都轮不上他的。
皇帝的心思又放了放,转而对曲丞相道:“诸子年幼,尚且不提。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平定南方叛乱,苏将军带兵南下也有几个月了,可惜收效甚微。”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才又道:“丞相以为,汉王领兵如何?赈灾平乱又如何?”
曲丞相听罢心说不如何,安河的军功虽然是真的,但汉王根本连战场都没上过,纯粹就是个蹭功劳的,哪里能看出本事来?至于赈灾,他也是真怕了这些皇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只是还不等曲丞相想好措辞,委婉否决,就见皇帝从案上抽出了一本奏疏递给他。
曲丞相看到奏折的封面就是一怔,盖因奏疏的封面不同,代表的意义就不同。这一本就是地方官员直接呈递给皇帝的,没经过他的手,他也没看过。此时被皇帝递来,曲丞相心里顿时就生出了许多念头,脸色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他以为奏疏里又是什么坏消息,需要朝廷刻不容缓的解决,然而翻开一看才发现,这封奏疏竟是半年前的——就很神奇,皇帝这御案上日日都有新奏疏送来,居然还有半年前的奏疏留存,
曲丞相一边在心里泛着嘀咕,一边一目十行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大为震惊:“这是澜城知州送来给汉王表功的奏折,她半年前居然还帮着澜城赈灾了?!”更让人震惊的是,汉王那般荒唐的人,居然还有几分爱民之心,不仅毫不犹豫背下了私开粮仓的事,还费心寻到了解决疫病的良方!
这一刻,曲丞相捧着奏折,忽然就有些后悔自己之前的否定了——小皇子们品性如何暂且不知,但汉王好像真的不是无药可救,说不定教一教还能教出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呢。
可惜现在后悔也迟了,皇帝已经跳过了这个话题,转而道:“汉王在南方有过赈灾之举,救下不少百姓。澜城知州也未曾给自己揽功,据说不少难民对她感恩戴。若派她南下,可否安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