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
爸爸居然去找大伯和大伯母算账, 去骂他们,爽!
晓风五姐妹对爸爸的崇拜蹭蹭地长。
队里很多人听说唐启阳因为传言去跟他大哥大嫂对质也惊呆。
谁家没被传过闲话?传闲话的基本上是女人,被传闲话的人很少去当面对质, 去对质的也只是女人,双方骂来骂去, 或打一架, 闹一场。
唐启阳是第一个被传闲话后去找人当面对质、算账的男人, 还威胁他大哥大嫂。
队里和卢小翠有矛盾的女人心里暗爽, 有些妇女心里羡慕徐兰, 当自己(小家)和婆家人(大家庭)有矛盾时,男人从不向着自己,不会维护小家。
唐启阳居然亲自出头解决问题!
年纪大的老人觉得唐启阳威威胁他大哥大嫂不对, 做过了。
还有人佩服唐启阳,唐兴宇听说后就很佩服他。
徐兰和唐启阳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别乱传他们子虚乌有的闲话就行。
随后半个月夫妻俩各自忙活, 徐兰隔三四天进山网鱼去卖, 网到的鳜鱼还是收取一半放一半。
返回时顺便把红薯和土豆全搬回来, 分拣出大小,分开堆在菜窖和猪圈旁的地下室里。
同时也烧炭把炭搬运回家, 堆放在地下室。
徐兰卖鱼时把十斤出头的草鱼和大虾都留下, 还留下些鳜鱼。
唐启阳在家踩泥做泥砖,挑土泡, 重复忙活, 在泡泥土的空档上山捆柴背回家, 把大半柴房堆得严实。
各家各户也一样, 天天抽出人手上山打柴, 准备过年期间和春天烧的柴。
这一天上午徐兰在山里最后一次网鱼, 池塘里的变少,不好网,这回催生诱鱼的嫩苜蓿更多一些。
网第二笼时见网到的鱼不多就停手,今年的网鱼结束,池塘里剩下的鱼留着繁殖。
徐兰清理网笼收起来后催生苜蓿割下扔进池塘。
十二月下旬的北风刮得大,山里更冷,徐兰忙完煮一碗汤面吃后抓两只角上有记号的黑山羊收取就出山回家。
两点多,徐兰背着一筐松毛踏进家门唐启阳就迎上来接过竹筐,亲她脸上一口问:“累吗?”
徐兰笑:“当然不累”,她看向院子一侧已经填平的踩泥坑说:“你干完活了。”
唐启阳提起竹筐边走边应:“嗯”,随即征求她的意见:“晚上杀一只鸡焖冬笋?”
徐兰边脱下棉手套边向井边走去:“好,一会挖点冬笋。”
“嗯。”
徐兰洗手进餐厅喝碗热水,餐厅里唐启阳烧着壁炉,比较暖和。
徐兰休息一下和他去前面催生一条笋鞭上的冬笋,挖出七个一斤出头的冬笋,一个留在厨房晚上吃,六个放进地窖。
挖完冬笋两人又进餐厅歇,翻着报纸说说话,唐启阳偶尔偷香。
夫妻俩悠闲独处不到一个小时,孩子们放学回来,家里热闹起来。
冬天吃饭早,一家人说一会话,开始合力做饭,做家务。
晓风想到明年她和二妹三妹就去县城读书,所以有机会就教四妹和五妹做饭,剁猪草,切菜,炒简单的菜。
晓岱和晓雯不太乐意,晓风就常说她们:“你们现在学做家务已经比别人晚,爸妈养我们五个很辛苦,明年我们去县城上初中后你们要帮忙爸妈分担些家务,平时还好,队里比较忙时爸妈上一天工回来能轻轻些。”
晓语也说她们:“你们起码要会煮饭,炒两个菜,不能爸妈辛苦忙活一天回来还给你们做饭吃吧?”
晓岱和晓雯也知道爸妈辛苦,只好跟姐姐们学做家务,学着煮饭切菜炒菜。
徐兰和唐启阳没有阻止大的教育小的,由着她们。
唐启阳去后院抓一只约三斤的小母鸡来厨房里杀,春天那一批阉公鸡已经杀完,小母鸡也杀一些,最早养的两只老母鸡前阵子已经炖汤喝,现在还剩十一只母鸡下蛋。
九月份孵出的那一批小鸡崽有六只公鸡,前几天阉了四只等过年时吃,留两只小公鸡做种鸡。
晓风五姐妹见爸爸又杀鸡,心里的想法不同,晓风和晓语晓婕心里又感慨爸爸又在败家,她们一提意见爸爸就说小孩子操什么心,等成年再操心。
晓岱和晓雯单纯的高兴又有鸡肉吃。
乔怡下工回来洗手就能吃饭,见桌上的鸡肉见怪不怪,徐大姐家的生活比城里的九成人家要好。
唐启阳只做冬笋焖鸡和炒大白菜两个菜,冬笋焖鸡鲜咸味美,汤汁浇上二米饭也非常好吃,一大盆吃得光溜。
乔怡等徐兰放下筷子和她说:“徐大姐,我明天和知青们去县城打听消息。”
各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已经出来,但还没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他们心里着急,想明天去教育局和邮局打听打听。
徐兰说:“好。”
她和唐启阳对现在的高考了解不多,没有能建议的,只和她说:“有需要帮忙的就和我们说。”
乔怡知道他们在县城有认识的人,微笑应:“好!”
收拾碗筷,孩子们清洁卫生后再进堂屋里听收音机。
徐兰也洗澡洗衣服后才歇着,纪凤英和王秋花还有两个妇女来找她说话说八卦。